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涵养清风正气,提升大学生美育素养,5月9日上午,化工院"清风润化院,翰墨绘廉洁"主题活动在化工楼2400报告厅拉开帷幕。活动特邀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关鹏飞现场指导。活动以传统书画为载体,将廉洁文化融入笔墨丹青,同学们用笔墨宣扬廉洁思想,一幅幅主题鲜明、内容充实、色彩丰富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。这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实践课,既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,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化了廉洁文化的育人内涵。

水墨为舟:驶向心灵的美育航程
"美育不是技艺的灌输,而是唤醒心灵对真善美的感知。"关鹏飞老师开篇点题,执笔示范时特意选用半生熟宣纸,"你们看,墨色在纸张纤维间自然晕染的过程,就像品格在岁月中逐渐沉淀的模样。"关鹏飞老师现场挥毫示范,以"四君子"为载体诠释廉洁深意。笔锋流转间,竹节挺拔彰显刚正风骨,墨荷清雅暗喻洁身自好,其创作过程既是对传统技法的精湛展示,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微课。"中国画讲究'骨法用笔',正如做人需要坚守气节;'墨分五色'的层次变化,恰似廉洁品格的丰富内涵。"关老师的讲解引发阵阵掌声,同学们在观摩中领悟到,艺术创作与品格修养竟有如此深刻的共通之处。


笔墨生花:青春与传统的双向奔赴
活动现场,化院学子执笔挥毫的场景构成独特风景。化学专业大二学生谭瑞凯在团扇上描绘青竹时,特意在竹叶间点缀晶体结构图案:"我想把专业元素融入传统意象,让科学精神与廉洁品格共生共长。"这种创新表达在作品中随处可见:有的同学将化学分子式化作荷塘涟漪,有的用化学颜料重构"岁寒三友"的现代图谱,传统书画在年轻创作者的演绎中焕发崭新生命力。


以美培元:教育创新的文化自觉
调制颜料如同配制试剂,笔触力度堪比精密仪器操作,水墨晕染效果则被类比化学反应过程。这种独具学科特色的教学方式,让初次接触国画的工科生迅速掌握要领。化学专业大二学生张光耀完成人生首幅水墨荷花后感叹:"原来实验室的严谨与水墨的灵动可以如此相通,这种跨界体验让我对'知行合一'有了更深理解。"这场持续两小时的艺术盛宴,不仅留下了墨香四溢的书画作品,更在青年心中埋下美育的种子。在折扇上将清廉名句与水墨小品结合,宣纸上的写意笔触如君子傲骨,这些融入日常的美育载体,让廉洁文化可触可感。


那些定格在宣纸上的劲竹、清荷、寒梅,既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图腾,亦是新时代青年的人格镜像。这场书画活动如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,让我们看见:当美育深度融入育人体系,廉洁文化便不再是悬于高墙的训诫,而成为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基因,成为青春向阳生长的内在力量。学院将持续探索"专业+美育"育人模式,此次将廉洁教育与中国传统书画结合,正是要让抽象的价值理念通过具象的艺术形式深入人心。